阅读历史 |

第324章 常规操作(2 / 4)

加入书签

《跳起来》调性的小说,可以通过增刊刊登。

跟《跳起来》合作的那个版权机构就一直在推一些短篇小说的改编。

因为陆严河的关系,《跳起来》这本杂志也很受影视圈的关注,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
只不过,因为陆严河跟陈思琦都不愿意贱卖,到目前为止,只谈成了李治百那个短篇小说的改编。

陈思琦又问:“苗月《暮春》再版的事情,怎么样了?”

许小茵点头,说:“已经顺利通过选题会了,正在找设计师设计新的封面。”

“那就好。”陈思琦笑了笑,“以后我们策划的单行本会越来越多。”

许小茵说:“现在书市不景气,但如果你们《跳起来》系列推出来的作家的书能卖得好,肯定本本开绿灯。”

“有《跳起来》做推广,怎么也不至于滞销吧。”陈思琦说,“而且,你们也是很专业的编辑,我们去做前端,你们搞定后端,小茵姐,我们一定可以推出一批新作家出来的。”

陈思琦和陆严河成立了跳起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,慢慢地签了一批经常为《跳起来》供稿的作家,基本上都是新人作家,像刘家镇、明音他们这种已经跟江印出版社签约的知名作家,陈思琦就没有打他们的主意,只是单独签了长期供稿协议,为他们预支稿费。

苗月是因为特殊情况才签到了他们这里,也是他们这里唯一一个出版了两本书的、不再是新人的作家。

许小茵一直很满意陆严河和陈思琦在这方面的做法。他们很明确自己的重心是做杂志,而不是做出版经纪,成立公司,签新人作者,也是为了更好地扶持一批新人,帮大家运营和孵化版权。

像刘家镇这种版权什么都不可能交给《跳起来》的作者,陈思琦也没有因此而降低他的待遇,各方面的排面都给足。

而像陈思琦他们签下的新人作者,要推单行本的时候,他们也会优先跟江印合作。

比如苗月的《暮春》再版。

因为有陆严河的主演,《暮春》再版肯定有很多出版社愿意做。

陈思琦直接找到了许小茵。

-

中午,陆严河双眼惺忪地赶到饭店,跟许小茵说:“小茵姐,抱歉,我状态有点糟糕。”

许小茵看到陆严河竟然都有黑眼圈了,露出错愕的神情。

她很少看到陆严河这个样子。

“你这是在剧组受到了什么样的折磨啊。”她不禁感慨。

陆严河摇头,苦笑地摆了摆手,“不是剧组的折磨,是我自己的问题。”

许小茵说:“《十九年犯罪实录》这部电影,儒意那边最后决定找陈子良来演,没有找李治百和颜良,我听到了消息,想着得赶紧跟你说一声。”

“啊?”陆严河露出诧异之色,“陈子良?他来演?”

儒意是不是疯了?

许小茵点头,“本来他们的第一人选是你,不过你拒绝了以后,他们就开始联系别人了。”

“他们竟然看不上李治百和颜良,去选择陈子良?”陆严河还是很难以置信。

许小茵:“陈子良他把自己的影视合约签给了儒意,所以,儒意送了他这份见面礼。”

陆严河:“……”

许小茵:“而且,他虽然没有怎么演过戏,但毕竟是一个大明星。”

“一个名声臭大街的大明星。”陆严河马上补充。

许小茵笑了笑,“很可惜,我是真希望这部电影能够由你来演。”

“我当时决定了演《六人行》,就放弃了《十九年》,其实也是因为没有时间演《十九年》,要不然我肯定演了,《十九年》不可能迁就我的时间的。”陆严河说,“找我的角色只是男二号。”

“是啊,确实可惜。”许小茵点头,“如果不是你,这本小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被人知道,也许就一直这么蛰伏着,不被人知道。”

陆严河问:“家镇哥有新作吗?”

“他在准备,但还没有决定要写什么,《十九年》和《沉默螺旋》都很成功,让他压力很大,不敢轻易动笔写下一本书了。”许小茵说。

陆严河说:“要是家镇哥暂时想不到好的故事,要不先写写专栏好了,写一写他的生活。”

陈思琦说:“我们去约稿了,不过他一直说自己不会写散文,没有答应。”

陆严河对许小茵说:“家镇哥是一个很擅长讲故事的人,他讲自己的生活肯定也很有意思,一个悬疑犯罪题材小说家的日常生活,我觉得肯定有很多人感兴趣。”

许小茵说:“那我再去跟他说一说,看能不能说服他。”

“行。”陆严河笑了起来,“其实,小茵姐,我们还有一件事要跟你商量。”

“嗯?”许小茵一愣,有些诧异,她还以为今天要说的事情都已经说完了。

“我们希望明月学姐在毕业之后,来我们这儿全职工作。”陆严河说,“思琦她这边的工作很忙碌,要对接的事情也越来越多,明月学姐之前都是在江印实习,代表江印跟我们对接,以后我们要跟江印对接的事情越来越多,日常的杂志出版,增刊,还包括作家们的单行本,等等,我们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