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74章 西行记(1 / 3)

加入书签

第374章 西行记

叶支城内,方重勇麾下的安西远征军士卒,正在城中四处寻找木料,然后准备在热海最西边的湖岸边建立渡口以及粮仓。距离叶支城不过两三里地。

叶支城附近并无太多高大树木,再加上希望将这座城重新军事化起来,方重勇只能打叶支城城内“商铺”的主意。

城内有很多“约定俗成”的摊位,都是用木料围起来的。突骑施的官员根据摊位大小来收取商税,每天收一次,谁占住位置就收谁的。

这些木料,恰好可以用来建渡口和粮仓。

反正都是“无主之物”,说拆也能拆。

“官爷,这铺子不能拆啊!”

叶支城内某个堆满了瓜果的摊位跟前,一个粟特胡人大喊道,挡住前来强拆的银枪孝节军士卒。

为了“霸占摊位”他可是一口气交了一个月的商税,现在这钱没人肯退给他!

“这铺子又不是你建的,你在那狗叫什么?”

方节帅说损害他人财物要赔偿,可没说阻碍公务的人不能收拾啊!对于棺材里伸手死要钱的货色,这些丘八们的处事原则还是很分明的。

城门口还可以看到各色人群进进出出,但城墙高低不同,女墙早已消失不见,露出被风沙长期侵蚀后的不规则切面。

经过两天的行军,终于抵达了传说中的碎叶城。看着面前残破的城池,方重勇将双手放在背后,忍不住长叹一声。

同时那里还是西突厥阿史那一族休闲玩乐的地方,虽然城池规模极小,在军事上不值一提,但当地风景却非常优美。

在大唐吊打苏禄的过程中,因为没有站错队,所以战后得到了大唐的册封,石国也没有在那一次大动荡中受到损害。

当年金丝凯亚的父亲,同样也是突骑施苏禄麾下的部落首领,名叫莫贺咄吐屯,当时正占据着怛罗斯、柘枝城等地。

城墙有数里长数里宽的大城,在这方圆一千里的范围内,规模绝对不算小了,甚至可以说是首屈一指。

“我们方节帅说了,办事造成了百姓的损失要补偿。这张军票可以在西域兑换绢帛,一百文的,正好是十天的税金。”

城楼上没有旗帜,城墙上随处可见破洞,亦是没有士卒守卫。

只不过阿史不来城如今同碎叶城一样,也只剩下断壁残垣。

正因为如此,大唐对于碎叶镇的管理,一直都是异常粗放,编户齐民更是无从谈起。就是想学中原地区,也不知从哪里下手。

叶支城会完全军管,城池重建,作为安西远征军的桥头堡!

以及万一失利后的最终退路!

未胜先虑败,方重勇已经考虑到了最坏的情况,并优化了粮道与后勤补给路线。

目前怛罗斯以东的各城,包括碎叶城在内,几乎都处于废弃而活跃的怪现状中,典型的“有城无防”;

而怛罗斯以西的各城,目前多半还存留完好,城内有兵马驻守,有官吏负责维持日常运转。

“军爷,我交了税的啊,交了一個月,还剩十天呢?这么多货,你们拆了铺子,我也没地方可去啊!”

贫瘠的土地,特色浓厚的本地产物,以及畸形发达的贸易,是它们的共同特点。

而俱兰城再往西,就是前不久才被高仙芝派兵攻克的怛罗斯城了。

出了伊犁河谷往西,这些星星点点的势力,分散得非常厉害,每一地能稳定提供粮食与水源的土地都十分狭小。这些绿洲,除了本地极为有限的几样特产外,其他的东西,几乎是什么都缺。

一个银枪孝节军士卒将刀柄顶,住胡商的下巴质问道,语气不善。

此时此刻,安西远征军主力已经北上奔赴碎叶城,王难得已经兵不血刃占领破败不堪的碎叶城,并在城北,也就是碎叶北岸的羯丹山脚下屯扎。

既给军票,又给拳头。

这位粟特胡人好像有点脑子一根筋,用生涩的汉话辩解道。

方重勇在得知前方进展顺利后,亦是带着安西远征军主力前往碎叶城以北的安西远征军营地,与王难得会合。

当初大唐打击黑姓可汗时,他曾出兵协助盖嘉运破碎叶,擒吐火仙,因功获,封“顺义王”;但后来大唐看到黄姓突骑施坐大,转而支持黑姓可汗后,莫贺咄吐屯却依旧没有看清形势。

羯丹山即为突厥圣山,新的突骑施十姓可汗若是要名正言顺上位,光有朝廷的册封那是不够的,还必须率部来到羯丹山脚下祭天,方可号令麾下部众。

大部分本地必须品,都需要从外界输入。

“这里就是碎叶城啊。”

这一切的一切,都在告诉不明就里的人,这座大城已经被废弃。

为什么这些城池分布如此奇特,如此泾渭分明呢?

其实关键就在于当年大唐灭突骑施苏禄的那一场战争,怛罗斯以东几乎所有城池,都在那一次毁于战火。

……

说完,这几位丘八毫不犹豫,将跪在地上的粟特胡人拳打脚踢了一番,这才招呼身后那些突骑施的人,过来将木料拆走。至于这一百文的损失,他们会找叶支城的突骑施守卫要回来的。

同时,他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